大家好,我是小夏,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有什么区别,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孙子兵法》全书共十三篇。
2、《计》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
3、这是全书的纲领。
4、《作战》主要是庙算后的战争动员。
5、《谋攻》是以智谋攻城,即不专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
6、《形》、《势》讲决定战争胜负的两种基本因素:“形”指具有客观、稳定、易见等性质的因素,如战斗力的强弱、战争的物质准备;“势”指主观、易变、带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的配置、士气的勇怯。
7、《虚实》讲的是如何通过分散集结、包围迂回,造成预定会战地点上的我强敌劣,最后以多胜少。
8、《军争》讲的是如何“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夺取会战的先机之利。
9、《九变》讲的是将军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
10、《行军》讲的是如何在行军中宿营和观察敌情。
11、《地形》讲的是六种不同的作战地形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12、《九地》讲的是依“主客”形势和深入敌方的程度等划分的九种作战环境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13、《火攻》讲的是以火助攻。
14、《用间》讲的是五种间谍的配合使用。
15、书中的语言叙述简洁,内容也很有哲理性,后来的很多将领用兵都受到了该书的影响。
16、
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
17、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
18、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
19、其中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系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因素。
20、解说后的按语,多引证宋代以前的战例和孙武、吴起、尉缭子等兵家的精辟语句。
21、全书还有总说和跋。
22、
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为便于人们熟记这三十六条妙计,有位学者在三十六计中每取一字,依序组成一首诗: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
23、
全诗除了檀公策外,每字包含了三十六计中的一计,依序为: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杀人、以逸待劳、擒贼擒王、趁火打劫、关门捉贼、浑水摸鱼、打草惊蛇、瞒天过海、反间计、笑里藏刀、顺手牵羊、调虎离山、李代桃僵、指桑骂槐、隔岸观火、树上开花、暗渡陈仓、走为上、假痴不癫、欲擒故纵、釜底抽薪、空城计、苦肉计、远交近攻、反客为主、上屋抽梯、偷梁换柱、无中生有、美人计、借尸还魂、声东击西、围魏救赵、连环计、假道伐虢。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