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夏,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三点一线上班族什么意思,三点一线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头条写作的“三点一线法” 1如何写出精彩的头条新闻,是许多新老记者关心的问题。
2、梁衡结合自己在“没有新闻的角落”屡屡写出头条新闻的经验,总结出头条写作的“三点一线法”。
3、他说——打靶时有一个术语:三点一线,眼睛从标尺缺口里看出去,缺口对准星,准星对目标,三点连一线,这时扣动扳机,就能击中目标。
4、记者的上稿率也就是他对目标的命中率,要提高命中率也有个“三点一线”,这就是:中央精神、受众热点和事实。
5、一般来说,只要你采访的事实是中央所提倡的,又是受众所关心的,你这篇稿子就基本命中了。
6、
梁衡认为,中央精神、受众热点和事实,一定要三点结合成一线,这才是真正的头条好新闻。
7、
当你采写的事实,虽与上面精神连线,但不是民众最急切关心的事实时,就是生硬的图解。
8、我们常看到一些稿子,如上面说廉政,下面就找廉政的例子;上面说抓思想工作,就找思想工作的例子,但这可能并不是群众当时所最关心的问题。
9、这叫两点一线的新闻,眼睛向上,只顾和上面挂钩。
10、这种新闻在我们过去的报纸上是司空见惯,有“假”、“大”、“空”的毛病。
11、
当群众所想的事已经发生,但上面还没有这方面的政策,这事实可能引不起上面的注意,发不出稿去。
12、但是如果一旦发出去,就会引起大的轰动,或者反过来影响上面的新政策,新闻史也经常有这种情况发生。
13、
当上面精神与群众的关注点正好一致,发生共振,我们采写的事实正好在这个共振点上时,这时的新闻就不是两点一线,而是三点一线了。
14、
一般来说,坐在编辑部里的记者,很容易写事实与上面精神两点一线的新闻;业余通讯员很容易写事实和受众热点两点一线的新闻;而经常跑基层的记者则要掌握好三点一线,将中央精神、受众热点和事实很好地结合。
15、而这事实必须是新鲜的,能说明上面的精神,能回答群众关心的问题,能给人新启发。
16、
梁衡提出“三点一线法”时,还是一个活跃在采访第一线的30多岁的青年记者,20年后,已是人民日报副总编的梁衡谈及这一公式时,反复强调——
“三点一线法”是我1982年在基层当记者时总结出的方法。
17、这里有几个要点:1.坚持唯物论,新闻必须是事实;2.坚持辩证法,这个事实必须是在全局中有积极作用,要体现党和政府的政策;3.坚持群众观点,即受众意识。
18、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只有人民群众才是社会的主体,才是历史前进的动力,因此,我们的新闻必须体现群众的意愿。
19、
报纸的头条,特别是党报的头条担负着导向舆论,稳定社会、推动发展的任务。
20、“三点一线”比较准确简明地体现了头条新闻的性质和功能,在具体操作运用上也好把握。
21、多年来许多记者、通讯员一直记着并在使用这个公式。
22、
显然,与传统理论相比,梁衡的新闻写作理论生动活泼,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却更实用,更具操作性,更得其中精要。
23、因为它不是闭门造车的产物,它来自活生生的新闻实践,真正是一朵鲜艳的创新之花,充满着勃勃生机。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