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夏,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上古世纪手游官网,上古世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地壳上不同时期的岩石和地层,(时间表述单位:宙、代、纪、世、期、阶;地层表述单位:宇、界、系、统、组、段)。
2、在形成过程中的时间(年龄)和顺序。
3、地质年代可分为相对年代和绝对年龄(或同位素年龄)两种。
4、相对地质年代是指岩石和地层之间的相对新老关系和它们的时代顺序。
5、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根据地层自然形成的先后顺序,将地层分为5代12纪。
6、即早期的太古代和元古代(元古代在中国含有1个震旦纪),以后的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7、古生代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共6个纪;中生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共3个纪;新生代只有第三纪、第四纪两个纪。
8、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地层里,大都保存有古代动、植物的标准化石。
9、各类动、植物化石出现的早晚是有一定顺序的,越是低等的,出现得越早,越是高等的,出现得越晚。
10、绝对年龄是根据测出岩石中某种放射性元素及其蜕变产物的含量而计算出岩石的生成后距今的实际年数。
11、越是老的岩石,地层距今的年数越长。
12、每个地质年代单位应为开始于距今多少年前,结束于距今多少年前,这样便可计算出共延续多少年。
13、 泥盆纪(Devonian period)(鱼类的时代)--泥盆纪(Devounian,符号D)是地质年代中的一个纪,开始于同位素年龄416±2.8百万年(Ma),结束于359.2±2.5Ma。
14、 地质年代名称,古生代的第四个纪,约开始于4.05亿年前,结束于3.5亿年前,持续约5000万年。
15、“泥盆纪分为早、中、晚3个世,地层相应地分为下、中、上3个统。
16、泥盆纪古地理面貌较早古生代有了巨大的改变。
17、表现为陆地面积的扩大,陆相地层的发育,生物界的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18、陆生植物、鱼形动物空前发展,两栖动物开始出现,无脊椎动物的成分也显著改变。
19、 侏罗纪(Jurassic Period, 距今约2.08亿年~距今1.44亿年)(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的时代)--属于中生代中期。
20、中生代第二个纪。
21、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称侏罗系,位于二叠系之上、白垩系之下。
22、超级陆块盘古大陆此时真正开始分裂。
23、大陆地壳上的缝生成了大西洋。
24、非洲开始从南美洲裂开,而印度则准备移向亚洲。
25、 生物发展史上出现了一些重要事件,引人注意。
26、如恐龙成为陆地的统治者,翼龙类和鸟类出现,哺乳动物开始发展等等。
27、陆生的裸子植物发展到极盛期。
28、淡水无脊椎动物的双壳类、腹足类、叶肢介、介形虫及昆虫迅速发展。
29、海生的菊石、双壳类、箭石仍为重要成员,六射珊瑚从三叠纪到侏罗纪的变化很小。
30、棘皮动物的海胆自侏罗纪开始占领了重要地位。
31、 白垩纪(距今1.37亿年~距今6700万年)(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由极盛走向衰灭)--白垩纪(Cretaceous Period,Cretaceous) 中生代最后的一个纪。
32、白垩纪(Cretaceus period)是中生代的最后一个纪,始于距今1.37亿年,结束于距今6500万年,其间经历了7000万年。
33、无论是无机界还是有机界在白垩纪都经历了重要变革。
34、位于侏罗纪之上、新生界之下。
35、白垩纪是中生代地球表面受淹没程度最大的时期,在此期间北半球广泛沉积了白垩层,1822年比利时学者J.B.J.奥马利达鲁瓦将其命名为白垩系。
36、白垩层是一种极细而纯的粉状灰岩,是生物成因的海洋沉积,主要由一种叫做颗石藻的钙质超微化石和浮游有孔虫化石构成。
37、 在这一时期,大陆之间被海洋分开,地球变得温暖、干旱。
38、开花植物出现了,与此同时,许多新的恐龙种类也开始出现,包括像食肉牛龙这样的大型肉食性恐龙,像戟龙这样的甲龙类成员以及像赖氏龙这样的植食性鸭嘴龙类。
39、恐龙仍然统治着陆地,像飞机一样的翼龙类,例如披羽蛇翼龙在天空中滑翔,巨大的海生爬行动物,例如海王龙统治着浅海。
40、但最早的蛇类、蛾、和蜜蜂以及许多新的小型哺乳动物也在这一时期出现了。
41、 地质年代具体划分的一览表,见此处: http://www.fstc.cn/article/xbdh/xlx/zstd/200609/1171.html。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