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夏,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十二经络顺口溜快速记忆口诀,太白穴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太白,经穴名。
2、出《灵枢.本输》。
3、属足太阴脾经。
4、输(土)、原穴。
5、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6、布有隐神经及腓神经分支,足背静脉网,足底内侧动脉及跗内侧动脉的分支。
7、主治胃痛,腹胀,呕吐,呃逆,肠鸣,泄泻,痢疾,便秘,脚气,痔漏等。
8、直刺0.5-0.8寸。
9、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
10、 太阴脾经 太白,经穴名。
11、出《灵枢.本输》。
12、属足太阴脾经。
13、输(土)、原穴。
14、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15、布有隐神经及腓神经分支,足背静脉网,足底内侧动脉及跗内侧动脉的分支。
16、主治胃痛,腹胀,呕吐,呃逆,肠鸣,泄泻,痢疾,便秘,脚气,痔漏等。
17、直刺0.5-0.8寸。
18、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
19、 穴位取穴法 取定穴位时,可采用仰卧或正坐,平放足底的姿势,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
20、(详见此足底穴位图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 穴道指压法治疗湿疹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胃痛、腹胀、吐泻、痢疾等。
21、此穴位为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22、本站有关此穴的疗法有:穴道指压法治疗湿疹。
23、 补充内容:(国家针灸穴位取穴标准) 太白穴 Tài bái(SP3) 【穴位取穴法】 位于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骨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24、 【解剖】 在拇展肌中;有足背静脉网,足底内侧动脉及足跗内侧动脉分支;布有隐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
25、 【主治疾病】 胃痛,腹胀,肠鸣,泄泻,便秘,痔漏,脚气,体重节痛,痢疾。
26、 人体穴位配伍 【人体穴位配伍】 配中脘穴、足三里穴治胃痛。
27、 【刺灸法】 直刺0.5~0.8寸。
28、 【附注】 足太阴经所注为“输”;脾经原穴。
29、 太白穴 俞穴,属土,足太阴原穴。
30、 【别名】大白穴。
31、 【穴义】脾经的水湿之气在此吸热蒸升。
32、 名解 太白穴名意指脾经 (1)太白穴。
33、太,大也。
34、白,肺之色也,气也。
35、太白穴名意指脾经的水湿云气在此吸热蒸升,化为肺金之气。
36、本穴物质为大都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云气,至本穴后受长夏热燥气化蒸升,在更高的天部层次化为金性之气,故名太白穴。
37、大白名意与太白穴同,大,通太。
38、 (2)脾经俞穴。
39、俞,输也。
40、本穴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吸热后化为阳气蒸升于更高的天部层次,为脾经经气的重要输出之穴,故为脾经俞穴。
41、 (3)本穴属土。
42、属土,指本穴气血物质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
43、本穴的气血变化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吸热后蒸升,表现出脾土对肺金的长养特性,故本穴属土。
44、 足太阴原穴 原,本原也。
45、脾经为少气多血之经,气不足、血有余,而本穴的蒸升之气同合于足太阴脾经的气血特性,且能较好地充补脾经经气的不足,为脾经经气的供养之源,故为足太阴原穴。
46、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
47、 【运行规律】由天之下部上行于天之上部。
48、 【功能作用】生发肺性阳气。
49、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之。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