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夏,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囚徒困境在生活中的例子,囚徒困境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囚徒困境(Prison Dilemma)是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中具代表性的例子,反映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
2、虽然困境本身只属模型性质,但现实中的价格竞争、环境保护等方面,也会频繁出现类似情况。
3、 单次发生的囚徒困境,和多次重复的囚徒困境结果不会一样。
4、 在重复的囚徒困境中,博弈被反复地进行。
5、因而每个参与者都有机会去“惩罚”另一个参与者前一回合的不合作行为。
6、这时,合作可能会作为均衡的结果出现。
7、欺骗的动机这时可能被受到惩罚的威胁所克服,从而可能导向一个较好的、合作的结果。
8、作为反复接近无限的数量,纳什均衡趋向于帕累托最优。
9、 囚徒困境的主旨为,囚徒们虽然彼此合作,坚不吐实,可为全体带来最佳利益(无罪开释),但在资讯不明的情况下,因为出卖同伙可为自己带来利益(缩短刑期),也因为同伙把自己招出来可为他带来利益,因此彼此出卖虽违反最佳共同利益,反而是自己最大利益所在。
10、但实际上,执法机构不可能设立如此情境来诱使所有囚徒招供,因为囚徒们必须考虑刑期以外之因素(出卖同伙会受到报复等),而无法完全以执法者所设立之利益(刑期)作考量。
11、 举个例子: 1950年,由就职于兰德公司的梅里尔·弗勒德(Merrill Flood)和梅尔文·德雷希尔(Melvin Dresher)拟定出相关困境的理论,后来由顾问艾伯特·塔克(Albert Tucker)以囚徒方式阐述,并命名为“囚徒困境”。
12、经典的囚徒困境如下: 警方逮捕甲、乙两名嫌疑犯,但没有足够证据指控二人入罪。
13、于是警方分开囚禁嫌疑犯,分别和二人见面,并向双方提供以下相同的选择: 若一人认罪并作证检控对方(相关术语称“背叛”对方),而对方保持沉默,此人将即时获释,沉默者将判监10年。
14、 若二人都保持沉默(相关术语称互相“合作”),则二人同样判监半年。
15、 若二人都互相检举(互相“背叛”),则二人同样判监2年。
16、 用表格概述如下: 甲沉默(合作) 甲认罪(背叛) 乙沉默(合作) 二人同服刑半年 甲即时获释;乙服刑10年 乙认罪(背叛) 甲服刑10年;乙即时获释 二人同服刑2年。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