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夏,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质子守恒怎么理解的,质子守恒怎么理解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1、质子守恒就是酸失去的质子和碱得到的质子数目相同
2、也可以由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关系联立得到
3、 NaHCO3 溶液中
4、 存在下列等式
5、 C(H+)+C(Na+)=C(HCO3-)+2C(CO32-)+C(OH-) {电子守恒}
6、 C(Na+)=C(HCO3-)+ C(CO32-)+C(H2CO3) {物料守恒}
7、 方法一:两式相减得
8、 C(H+)+C(H2CO3)=C(CO32-)+C(OH-) 这个式子叫质子守恒。
9、 方法二:由酸碱质子理论
10、 原始物种:HCO3-,H2O
11、 消耗质子产物H2CO3,产生质子产物CO32-,OH-
12、 C(H+)=C(CO32-)+C(OH-) -C(H2CO3)即C(H+)+C(H2CO3)=C(CO32-)+C(OH-)
13、 关系:剩余的质子数目等于产生质子的产物数目-消耗质子的产物数目
14、 直接用酸碱质子理论求质子平衡关系比较简单,但要细心;如果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关系联立得到则比较麻烦,但比较保险
15、 又如NaH2PO4溶液
16、 原始物种:H2PO4-,H2O
17、 消耗质子产物:H3PO4,产生质子产物:HPO42-(产生一个质子),PO43-(产生二个质子),OH-
18、 所以:c(H+)=c(HPO42-)+2c(PO43-)+c(OH-)-c(H3PO4)
19、 你可以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联立验证下.
20、快速书写质子守恒的方法: 第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溶液显酸性,把氢离子浓度写在左边,反之则把氢氧根离子浓度写在左边。
21、 第二步:根据溶液能电离出的离子和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来补全等式右边。具体方法是,判断溶液你能直接电离出的离子是什么。然后选择能电离产生氢离子或者水解结合氢离子的离子为基准,用它和它电离或者水解之后的离子(这里我称它为对比离子)做比较,是多氢还是少氢,多N个氢,就加上N倍的该离子(对比离子)浓度。少N个氢离子,就减去N倍的该离子(对比离子)。
22、 如碳酸氢钠溶液(NaHCO3):
23、 溶液显碱性,所以把氢氧根离子浓度写在左边,其次。判断出该溶液直接电离出的离子是钠离子和碳酸氢根,而能结合氢离子或电离氢离子的是碳酸氢根。其次以碳酸氢根为基准离子(因为碳酸氢钠直接电离产生碳酸根和钠离子,而钠离子不电离也不水解。)减去它电离之后的离子浓度,加上它水解生成的离子浓度。
24、 便是:C(OH-)=C(H2CO3)-C(CO32-)+C(H+)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